☛吸音∅隔音
噪音不止是指聲音源大小,還包括混響、迴聲和雜音。
吸音的概念:吸音是减弱聲音在室内的反復反射,减少室内的混響聲。吸音的概念:减弱透射聲能,阻擋聲音的傳播,隔音材質密實無孔隙,難吸收和透過聲能而反射能強,吸音性能差。
☞隔音∅無聲
噪音是通過穿透擴散向四面傳播的,不只是覆蓋某一部分就可以連到整個空間的隔音效果。同樣因噪音源大小是不可控制的,隔音材料只能控製材料本身,可降分貝,想做到完全無聲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何有效隔音?
房間隔音不好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空間中有容易「漏音」的地方,因為聲音繞射的能力很強,只要有一點空隙,就會嚴重影響隔音效果,所以加強房間隔音之前,一定要先找到「漏音」的地方,才能針對問題解決隔音困擾。
➔門:除了門縫之外,如果門本身是空心材質,整個門片都可能造成漏音問題。
➔窗戶:一般窗戶的玻璃厚度都不到6mm,隔音能力小於20分貝,容易影響房間的隔音效果。此外,如果不是使用氣密窗,窗戶的縫隙也很容易漏音。
➔輕隔間:一般的輕隔間牆面,如果沒有加強隔音,例如加裝石膏板、岩棉等隔音材質,隔音效果通常都很差。
☛我們的產品原理
隔音是通過「傳送損失」測量,可以定義為通過聲源和接收器之間的隔間牆所測得的聲音衰減量。傳送損失也會隨頻率而變化。這是由於高頻的波長較短,其長度隔間牆的厚度較易被阻隔,而低頻的波長遠大於一般隔間牆的厚度,不容易被阻擋。隔音原理主要有以下四個:增加隔音材料的質量,增加隔音材料的阻個效果,使隔音材料分離,和增加隔音材料的吸音能力。
增加隔音材料的質量,就是質量越大或是密度越高的材料能越有效的“阻擋”噪音。普通的水泥牆可以有效地阻擋噪音,其次,增加隔音材料的阻隔效果主要運用在地板上,以阻尼的方式「牽制」減少衝擊音所造成的共振。這是橡膠墊最大的優勢所在。
使隔音材料分離,聲波要轉換越多次傳遞方式隔音效果就越好。隔音窗的設計也大多運用此原理。如增加隔音材料的吸音能力,一般會用紙纖棉等材料填入外牆或是隔間牆間的縫隙中,防止裡面的空氣共振傳音。如果不填入吸音材,兩片牆面就會像從貝殼裡聽海一樣有回音振動。
但隔音並不等於吸音,「吸音」是指對於單一空間內所發出的音源產生之入射音與反射音作吸收與漫射的行為。而隔音可說是針對兩個空間的左右或上下之音源干擾,故須以「足夠隔絕」的隔間牆來隔絕兩個空間的音源。